盛煌娱乐-钱取不出来“200斤金线万元,这回我们真的要发财了!”日前,安溪县湖头镇一家合作社第一批人工种植的金线莲顺利剪采,便被广东一家药材收购商预订,卖出好价钱,参与合作社的农民真真切切地发了一笔“药财”。
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是一种珍稀中草药,由于它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人工培育难度很大。2011年6月,合作社负责人施连彬通过引进人工栽培金线家农户,共同开拓致富路。
施连彬培育金线莲的实验棚,位于自家房屋后面,四面紧挨邻居的房子,种着数百盆金线莲种苗。“在社员中推广的就是这种种植模式,即人工营造金线莲必要的生长环境。”施连彬告诉记者,别看这样的环境简陋,要成功培育金线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验棚里的温度要严格控制在27℃以下,湿度要在60%以上,滴灌所需的水必须是山泉水。
施连彬说,通过前期实验,如今人工培育金线莲的技术已经成熟,再加上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农户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在他的发动下,合作社社员纷纷在房前屋后建成这样的种植棚,种起了金线莲。
社员李春田家原来种地瓜、蔬菜等普通农作物,家庭收入一般。加入合作社后,他利用家里的几分地盖上几个金线莲种植棚,六个月后,他就收剪了十几斤金线莲。刚拿到钱,李春田就兴冲冲地到镇上买了辆摩托车。“五六斤金线莲就能换一辆摩托车啊,小施帮我家种上摇钱树了。”李春田高兴地说。
除了种植金线莲,合作社还发动社员利用闲置农田种上川芎、生地、人参等13种中药材,广东、南安的药材收购商纷纷前来抢购,社员们说:“我们是种药材发药财啊!”
湖头镇半山村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生态村,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金线莲的新家。“基地将最大限度地依靠半山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金线莲的生长营造完整的生态系统。”施连彬说,依靠依山临水的生态系统,采用大棚培育与树下培育相结合的方式,使人工培育的金线莲更具野生品质。现在基地已完成土地平整与泉水收集循环系统的建设,将建起近十万平方米的培育大棚,采用整垄培育的方式,加大种植密度,提高产量。“一垄就可收金线多万元,可谓是寸土寸金啊。”
由于基地投入成本高,平均1亩要投入近8万元,整个基地总体投入达240万元,施连彬向社员们提出“农户投资成股东,共同参与管理”的模式,不少社员都有兴趣参与。
谈及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施连彬说,随着金线莲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品种的优化,合作社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及区域,把重点转移到金线莲的深加工方面,开发金线莲保健型饮料和治疗型胶囊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社员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