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天运-「ChatGPT平台」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5-02-10 07:53   

  首页-天运-「ChatGPT平台」?东南网2月8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甘叶斌)春天的气息悄然而至,在屏南县棠口镇棠口村的千亩高山花卉产业园,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盛景正在上演。

  步入温室大棚,大片的文心兰肆意绽放,花朵如繁星般点缀在枝头,散发出阵阵甜香。工人们熟练地对花卉进行管护、包装,一辆辆满载鲜花的货车从这里驶向全国各地。

  “今年春节期间,文心兰的销量一路飙升,参加上海年宵花市活动时,收获了大量订单。”福建名仕花田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朝晖满脸笑意地介绍,2020年,正是看中了屏南县绝佳的自然环境和当地优厚的花卉苗木产业扶持政策,公司才入驻千亩高山花卉产业园,开启了文心兰种植之路。

  如今,余朝晖的种植基地规模已经达到100多亩,凭借优质的自然条件,名仕花田产出的文心兰品质超群,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

  屏南县地处中亚热带山地,特殊的气候和多样的地形,为花卉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屏南的花卉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在屏城乡上凤溪村的“多肉种苗基地”,萌态可掬的多肉植物茁壮成长,这些小小的植物不仅畅销国内,还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熙岭塘后村的“玫瑰园”,大片的玫瑰花海如梦如幻,园内还建有种质资源圃,为花卉产业的发展筑牢根基。

  尽管屏南花卉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近年来,当地政府将其作为乡村振兴“8+1”产业的重点扶持对象,多个部门联合出台金融政策,解决了花卉企业长期面临的“非标”资源定价和融资难题。一系列扶持政策接连落地,从产业发展到电商助力,全方位为花卉产业保驾护航,累计争取专项资金3172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更是为屏南花卉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屏南县还与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搭建了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在这些平台的助力下,成功攻克了多肉景天植物优质种苗快繁技术,推动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让花卉产业的发展更加稳健。

  经过多年的发展,屏南花卉产业已硕果累累。花卉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0.93万亩增长到1.134万亩,产品种类涵盖鲜切花、盆栽、食用花卉和绿化苗木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集科研、生产、加工、交易、运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鲜切花产量从2015年的100万枝激增至960万枝;盆栽销售量从4.3万盆攀升至27.4万盆;花卉产值也从1.37亿元跃升至5.3亿元。花卉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从2015年的28家发展到如今的40多家,带动了3200多人就业。

  在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的多肉种植大棚,工人们正忙着晾苗、装瓶、分拣、打包多肉植物,一派忙碌景象。

  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多肉种苗组培研发、种植与销售的企业,2024年公司销售额超5000万元,在多肉种苗市场拥有70%的定价权。在做优花卉产业的同时,该公司还充分发挥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花卉产业发展的红利,屏南县积极探索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就业帮扶和公益帮扶等多种模式,推动农户多渠道增收。福建名仕花田园艺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公司+农户+互联网”“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等合作模式,带动1600多户农民年均增收3万多元,形成了棠口千亩高山花卉园区等3个优势发展区。

  未来,屏南县将持续聚焦花卉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计划在棠口镇、甘棠乡构建1000亩文心兰培育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文心兰产业集群,带动其他花卉品类共同发展,让这一“美丽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